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李媛
□ 李媛
9月24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发布10月文旅消费促进活动计划。以“家国同庆、月圆琴岛”为主题,青岛将呈现一场覆盖全域、贯穿全时的文旅盛宴,实现从提供产品到讲述故事的质的跃升。
当前,中国旅游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传统的观光式、打卡式旅游正加速向深度体验式、文化沉浸式旅游转型。游客,尤其是年轻一代,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渴望在旅途中获得知识、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他们追求的不再是去过哪里,而是体验过什么。青岛此次推出的文旅消费促进活动计划正是对这一市场趋势的精准回应。例如“博物馆里探古今”活动,组织全市145家博物馆联展,将青岛的百年风云、工业记忆、啤酒文化等“前世今生”娓娓道来,满足游客对“在地文化”深度挖掘的需求。“心随影动·艺揽星河”国潮影视打卡月活动,则充分发挥青岛“电影之都”优势,将影视IP转化为旅游吸引力,精准切入了“粉丝经济”这一细分市场。
在活动策划上,青岛展现了强大的系统整合能力,这也是应对市场同质化竞争的必然选择。
面对全国众多滨海城市千篇一律的旅游产品,青岛选择以文旅融合为破局点,打破产业壁垒,构建了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海誓山盟·浪漫青岛”海洋婚恋活动,敏锐地捕捉到甜蜜经济的发展潜力,通过打造云上海天最高婚姻登记点、举办古堡婚礼展等,将城市浪漫特质产品化、品牌化,旨在抢占高端婚恋旅游这一高附加值市场;“匠心传承·非遗有礼”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将传统非遗与现代商业空间结合,让老手艺在商圈、景区焕发新活力。这种跨界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供给,为游客提供了远超单一观光的复合型体验,有效提升了客单价和游客满意度。
随着消费分级的加剧,旅游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小众、独特、垂直的圈层化旅游产品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青岛推出的十大主题线路,正是对这一趋势的预演。通过整合文博、红色、非遗、亲子、田园等元素,将宏大叙事与个体情感紧密相连,为游客提供专属的、高黏性的旅游体验并与游客建立深层情感共鸣,旨在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青岛这次活动策略贯穿整个10月份,意在引导游客避开黄金周高峰,享受更具品质感的错峰体验。这样既可分流高峰压力,也延长了文旅消费的周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这份以文化为魂、以活动为体、以全域为舞台的活动计划,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国情怀、海洋梦想与艺术生活的“青岛故事”,更践行了青岛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构想。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从单一观光向复合体验,青岛文旅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这不仅是城市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面向未来、赢得竞争的必然选择。这场10月盛宴,正是其华丽蜕变的序章。
和兴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